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各地 > 正文

棚改工作 记陶瓷小区拆迁人员眼中的动迁居民

新晚报  2010-03-22 09:30

[摘要] 哈尔滨的天气有些反常,本该春花烂漫的季节,仍旧雪花飞舞。对气候的反常,陶瓷小区居民无暇顾及。料峭春风中,“大粪坑”这个曾被称作这座城市最破的棚户区,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变迁。

哈尔滨的天气有些反常,本该春花烂漫的季节,仍旧雪花飞舞。对气候的反常,陶瓷小区居民无暇顾及。料峭春风中,“大粪坑”这个曾被称作这座城市最破的棚户区,正经历着有史以来的变迁。

“见过棚户区,可没见过这么破败的。”之前的调查摸排结束后,许多拆迁工作人员都发出这样的感慨。根据以往“越破越难迁”的拆迁经验,有人断言:陶瓷小区将是一块异常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拆掉的只是他们生活多年的老房子,可拆不掉已深深烙印在他们脑里心里的那份回忆。”

没在这儿住过,体会不到他们的心情

陶瓷小区棚改拆迁刚开始,每次见到第六验收小组组长高超时,他都一脸愁容:“我们组的拆迁片儿内有698户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低收入人群,其中低保、残疾的特困户就有100多。从以往的拆迁经验分析,这些人可能要求高,很难缠。”3月10日下午,第六验收小组办公大厅内人头攒动,走进里屋办公室,高超一脸兴奋地冲记者嚷嚷:“这几天你没来不知道。看见了没有,上人了,开始上人了。”“什么上人了?哪天不是这么多人?”见记者一头雾水,高超连忙解释:“前段时间居民咨询的多办手续的少,可这几天签协议交钥匙的都‘组团’来了,我们都快忙不过来了。”高超说:“说实话,尽管我们手里拿着政府的优惠拆迁政策,但对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做思想工作还是心里没底。现在看来,也许是我们低估了这里居民的思想觉悟,也低估了他们对改变生活现状的迫切需求。”

高超对记者说,“没在这儿住过,体会不到他们的心情。其实,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最终做通居民思想工作的还得是他们自己。”

在四处透风、低矮阴冷的简易平房内,老居民的回忆让时光逆转———40年前,这里是一大片菜地,有供应全市很多农田肥料的粪坑。每年开春后,成车皮地往外运大粪,“大粪坑”由此得名。后来粪坑平了,又盖起了港务局职工宿舍、三棵粮库家属楼,那时候的房子多是简易平房,仅有的几栋楼房也是板夹泥。房子里没下水,也没有煤气、暖气。当时的两家单位领导承诺,这些房子只是临时过渡,过些年就能改善。结果一等就是几十年,房子住成了危房。这些年来,这里平时除了水、电的查表收费员,很少能见到“外人”,后来的住户更习惯叫这里为“三不管”。这里传过动迁的信儿不是一两回了,几年前一家开发公司的人还来这里像模像样地作过调查,可人一走就再没动静,让老百姓又空欢喜一场。

“今年2月,又有人来作调查,说是政府改造。那时起,老百姓就眼巴巴地盼着。”老居民韩大爷说,“今年新年是‘大粪坑’几十年来最热闹的。上个月26号,一帮人来这里又是挂条幅,又是贴公告,声势老大了。邻居们告诉我,这回是动真格的了。我不识字,找邻居家上学的孩子把墙上公告上的字念给我听。我听明白了,政府为了让我们这些买不起房子人也能住上新房,确实给了许多照顾。白送都没人要的破房子,能一对一地换楼房,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我找人算了一下,换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多出的面积按每平方米1680元成本价交钱,用上政府给的搬迁奖励和照顾低保户的购房补贴,我基本不用添钱了。”

“这天儿怎么还这么冷?”韩大爷说着,起身往炉子添了一铲子散煤,屋里呛人的煤烟更浓了。“听说楼里做饭取暖都不用自己烧煤,那以后就不用再遭这份罪了。”一旁的拆迁工作人员小刘问:“要动迁了,大爷还有什么要求没有?”“我今年75岁了,临了了还能住回楼房,知足了。”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旋即又回复了笑容:“政府帮我们圆了几十年的动迁愿望,又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只能全力支持、配合,哪还能再提什么要求?听说新楼还挺高的,不知道坐电梯会不会晕?”

走出韩大爷家,阳光刺眼,如剪刀的春风裹挟着雪片割破了单薄棉服的阻挡,不由得打个冷战。眼前依然是阡陌纵横的小巷、鳞次栉比的棚厦,比偏远山村更拥挤破败的场景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在翻着雪泥的小道中,一个精瘦的小老头手持数码相机给一户正在搬家的居民照相。“等照片洗出来我送给你,算是留个念想,等再搬回来时也好有个比较。”

“王玉山带头搬走后又回来作居民工作。你能不能帮我们向政府申请,给他发一个‘拆迁好市民奖’。”

“编外拆迁员”,拆迁现场最忙叨的人

听说记者想采访市民对拆迁工作的支持,拆迁工作人员张海东毫不犹豫地推荐了王玉山。张海东告诉记者,这些天他在拆迁现场接触了许多动迁居民,有一些居民主动搬迁后还继续帮着宣传、做邻居的工作,王玉山就是其中一员。“他就在你蹲点的验收六组。不过想见他不太容易,他忙。”

这是第二次见到王玉山。在第六验收小组的临时办公室内,一精瘦的小老头坐在办公桌后面埋头吃着自带的午饭。高超站在一旁埋怨着:“都跟你说多少回了,让你和我们一起在食堂吃,你怎么还自己带饭?”小老头抬头笑笑,没言语。见记者进来,高超将手摆向正埋着头飞快地向嘴里扒拉着饭菜的小老头:“隆重介绍一下,粮库社区主任王玉山,验收六组的非正式工作人员,拆迁现场最忙的人。”扒拉完最后一口饭,喝了一口自带的矿泉水,王玉山道:“我这主任是副的,做居民的思想工作本来就是我份内的活儿。”

王玉山,62岁,粮库社区副主任。在成为验收六组的编外工作人员之前,他是此次拆迁范围内的原住民之一。2月26日下午,参加完陶瓷小区棚改拆迁动员大会回来,王玉山就举家搬到了事先找好的租住房。王玉山说:“我的动作已经够快的了,选房号的名次还是排在后面,84号。”

搬到临时租住房后,王玉山天天都回来。背包里一个数码相机和厚厚一叠棚改拆迁相关资料。在最初走东串西宣传讲解棚改政策的日子里,他没少招老邻居的白眼。有一段时间,连最熟的老朋友都骂他是拆迁办的“狗腿子”,还有人根据他如此起劲的态度推断出他肯定得了大好处。王玉山对记者说:“有人就指着我的鼻子骂我,‘人家不就白给了你10米房子,至于这么卖命吗?”

“拿好处的事儿纯属扯淡!”高超拿出王玉山的搬迁协议给记者看,“真有人来质问我到底给了王玉山什么好处,我就给他们看这个。他家原住房是51平米多,按政策可以上靠到70平米,超出的面积按2680的优惠价购置。可他放弃了,只选了50平米。如果这也算拿好处,这样的‘好处’我干了这么多年拆迁都没见过。”

都说人言可畏,但误会冰释的也快。原本就有群众基础的王玉山更是如鱼得水。在他的带动和劝导下,一些对拆迁还有抵触情绪的老邻居慢慢解开了心结,高兴地搬走了。高超夸道:“别看他又瘦又小,可能量大着呢。很多时候这个‘编外拆迁员’比我们正式的都强。现在,我们一有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都交给他,他很少‘掉链子’。”

“不拿工资,没有好处,图的什么?”王玉山的回答极为朴实:“‘棚改’是这里居民们几辈人几十年的梦想,即使我不是社区的副主任,作为老住户我也应该为争取幸福做点什么。我现在就想着能早点搬进新家和老邻居们一起安度晚年。”王玉山说:“我有私心。我一直在想,当邻居们都搬进了新家,会不会念叨起我今天的好,那比我自己住进新楼更让人满足。”

高超告诉记者,在六组的片儿区内,像王玉山这样的居民不止一个。“比如说李森林,这位大哥搬家时,还主动帮着我们劝走了周围的5户邻居。正是有了这样的老百姓,我们拆迁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眼看着拆迁人员一锹一镐地刨倒了板棚、扒掉了门窗,李忠仁眼底涌出了一丝酸楚,“30多年的生活痕迹就这么没了!”一旁的拆迁人员劝道:“别难过,明年不就又回来了吗!”

临走时,居民给拆迁组送来锦旗

在验收六组的登记簿上,新村街20—1号居民张丽华是片儿内个签协议交钥匙的居民。据拆迁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办验收手续时,张丽华什么都事先准备好了,房子也早已搬空了,的要求就是“快点儿”。此后几天,她原住的豆制厂家属楼内的32户邻居们也痛快地搬走了。用这些居民的话说,政府的改造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再加上如此优惠的动迁政策,居民一定要积极促成这好事顺利完成,早点搬家,早点建设,早点回迁。高超感慨道,“临走时,他们还专程送来了一面感谢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锦旗,这在多年的拆迁经历中还是头一回遇到。他们感谢政府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我要说,城市因为他们才更美丽、更可爱。”

从年前开始,吴江家三轮车的辘轳就一直转个不停。吴江没有想到,当初为了摆摊卖菜从旧货市场花180元钱买来的二手三轮车能在今天派上更大的用场。3月8日10时,吴江蹬着满载着大包小裹的三轮车驶离新村街时,迎面而来的拆迁工作人员诧异地问道:“吴哥,你不是早就搬走了吗?”吴江答:“帮邻居搬家。这地方道窄,汽车根本进不来,还是三轮车好使。”下午,在同样的地点又偶遇正吃力蹬着三轮车的吴哥。不等问话,这位东北汉子便憨厚地笑道:“忙完这趟,后面还有好几号人家等着呢。你们可别多想,我是一分钱也不挣的。要是他们会蹬三轮,我就省劲了。不过没关系,都邻里邻居的这么第多年了,这个忙得帮。”

刘志刚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在这个更像大屯子一样的棚户区里,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朴实,什么是“远亲不如近邻”。“尤其在拆迁这个大事上,这些老邻居们可抱团了,一户搬家,剩下的也都跟着走。有些住户对拆迁政策理解有误区,认死理儿、钻牛角尖,就找老邻居唠嗑,唠着唠着心结就开了。”

把刚拆下的电表和验收单交给验收工作人员,完成了搬迁手续后,李忠仁不顾爱人的劝阻执意要回去看看老房子最后的下场。眼看着拆迁人员一锹一镐地刨倒了板棚、扒掉了门窗,李忠仁眼底涌出了一丝酸楚,“30多年的生活痕迹就这么没了?”一旁的拆迁人员劝道:“别难过,明年不就又回来了吗!”李忠仁听罢反倒劝起拆迁人员:“我没事儿,高兴着呢。你们好好干,我就等着明年回来住高层了。”

“他们不太可能成为‘钉子户’!”高超说,这份自信来自棚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来自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给我两天时间,我决不拖后腿

在陶瓷小区拆迁现场采访的这段日子里,为了防止记者在纵横交错的小巷里迷路,高超特意安排了拆迁员刘志刚陪同。沾了刘志刚的光,所到之处,记者同样受到了贵宾级礼遇。又是端茶又是递烟,居民热情得仿佛是见了多年的好友,让人顿生一种错位的感觉。刘志刚说,是政府的棚改政策好,咱们都沾了棚改的光。

第六次到黄大姐的院中,刘志刚还是那句套话:“大姐,咋还不搬,差哪儿呀?”黄大姐一脸愧疚:“说实话吧兄弟,我早就想搬走了,只是房子租给外人了,没到期,不好硬撵。”送出门,黄大姐表态:“老弟,你不用再往我这儿跑了。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处理好,搬家。放心,我不拖后腿。”

转身来到隔壁,没等刘志刚开口,冯大哥连声抱歉:“对不住了,这事儿都怨我,光顾着高兴了,连正事都忘了。哪知道现在租房子这么难,周边的房租都涨价了,就这样空房子还是不好找。容我几天,我找到房子立马搬。”

刘志刚告诉记者,从事拆迁工作14年来,印象中从来都是越穷的地方动迁越难,可这次不太一样。面对棚改,老百姓的心都往一处想。前段时间,有谣传说拆迁政策有新变化,拆一还二、拆一还三,但这里的很多老百姓都不信,对他们来说,现行的拆迁政策优惠的已经够了,随后谣言不攻自破。就在拆迁期间,有的人想偷摸突击私建骗补偿,都被当地居民举报后依法拆除了。据说,这样的事儿要是放在以前,根本没人搭理。

高超告诉记者,尚未搬迁的居民中有一部分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目前政府正在积极研究,相信很快就能有较为妥善的解决方案。

“他们不太可能成‘钉子户’!”高超说,这份自信来自于棚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来自于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张丽华、王玉山带头搬走了,身后有一群老邻居做伴。李大哥怕寂寞,也拉着邻居搬走了。在街坊们相继撤离后,吴大哥的三轮车终于可以歇歇了。拆迁后期,随着留守的居民日渐减少,“大粪坑”会有短暂的平静。这平静不会太久,当机器轰鸣骤响时,“大粪坑”时代将彻底终结。

走过拆迁的集中期,搬离的居民将在临时住所过上一段恬淡的生活。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回到这里,寻找曾在这片生活过的土地上留下的希望。这一切,值得期待。

“见过棚户区,可没见过这么破败的。”之前的调查摸排结束后,许多拆迁工作人员都发出这样的感慨。根据以往“越破越难迁”的拆迁经验,有人断言:陶瓷小区将是一块异常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拆掉的只是他们生活多年的老房子,可拆不掉已深深烙印在他们脑里心里的那份回忆。”

没在这儿住过,体会不到他们的心情

陶瓷小区棚改拆迁刚开始,每次见到第六验收小组组长高超时,他都一脸愁容:“我们组的拆迁片儿内有698户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低收入人群,其中低保、残疾的特困户就有100多。从以往的拆迁经验分析,这些人可能要求高,很难缠。”3月10日下午,第六验收小组办公大厅内人头攒动,走进里屋办公室,高超一脸兴奋地冲记者嚷嚷:“这几天你没来不知道。看见了没有,上人了,开始上人了。”“什么上人了?哪天不是这么多人?”见记者一头雾水,高超连忙解释:“前段时间居民咨询的多办手续的少,可这几天签协议交钥匙的都‘组团’来了,我们都快忙不过来了。”高超说:“说实话,尽管我们手里拿着政府的优惠拆迁政策,但对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做思想工作还是心里没底。现在看来,也许是我们低估了这里居民的思想觉悟,也低估了他们对改变生活现状的迫切需求。”

高超对记者说,“没在这儿住过,体会不到他们的心情。其实,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最终做通居民思想工作的还得是他们自己。”

在四处透风、低矮阴冷的简易平房内,老居民的回忆让时光逆转———40年前,这里是一大片菜地,有供应全市很多农田肥料的粪坑。每年开春后,成车皮地往外运大粪,“大粪坑”由此得名。后来粪坑平了,又盖起了港务局职工宿舍、三棵粮库家属楼,那时候的房子多是简易平房,仅有的几栋楼房也是板夹泥。房子里没下水,也没有煤气、暖气。当时的两家单位领导承诺,这些房子只是临时过渡,过些年就能改善。结果一等就是几十年,房子住成了危房。这些年来,这里平时除了水、电的查表收费员,很少能见到“外人”,后来的住户更习惯叫这里为“三不管”。这里传过动迁的信儿不是一两回了,几年前一家开发公司的人还来这里像模像样地作过调查,可人一走就再没动静,让老百姓又空欢喜一场。

“今年2月,又有人来作调查,说是政府改造。那时起,老百姓就眼巴巴地盼着。”老居民韩大爷说,“今年新年是‘大粪坑’几十年来最热闹的。上个月26号,一帮人来这里又是挂条幅,又是贴公告,声势老大了。邻居们告诉我,这回是动真格的了。我不识字,找邻居家上学的孩子把墙上公告上的字念给我听。我听明白了,政府为了让我们这些买不起房子人也能住上新房,确实给了许多照顾。白送都没人要的破房子,能一对一地换楼房,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我找人算了一下,换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多出的面积按每平方米1680元成本价交钱,用上政府给的搬迁奖励和照顾低保户的购房补贴,我基本不用添钱了。”

“这天儿怎么还这么冷?”韩大爷说着,起身往炉子添了一铲子散煤,屋里呛人的煤烟更浓了。“听说楼里做饭取暖都不用自己烧煤,那以后就不用再遭这份罪了。”一旁的拆迁工作人员小刘问:“要动迁了,大爷还有什么要求没有?”“我今年75岁了,临了了还能住回楼房,知足了。”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旋即又回复了笑容:“政府帮我们圆了几十年的动迁愿望,又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只能全力支持、配合,哪还能再提什么要求?听说新楼还挺高的,不知道坐电梯会不会晕?”

走出韩大爷家,阳光刺眼,如剪刀的春风裹挟着雪片割破了单薄棉服的阻挡,不由得打个冷战。眼前依然是阡陌纵横的小巷、鳞次栉比的棚厦,比偏远山村更拥挤破败的场景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在翻着雪泥的小道中,一个精瘦的小老头手持数码相机给一户正在搬家的居民照相。“等照片洗出来我送给你,算是留个念想,等再搬回来时也好有个比较。”

“王玉山带头搬走后又回来作居民工作。你能不能帮我们向政府申请,给他发一个‘拆迁好市民奖’。”

“编外拆迁员”,拆迁现场最忙叨的人

听说记者想采访市民对拆迁工作的支持,拆迁工作人员张海东毫不犹豫地推荐了王玉山。张海东告诉记者,这些天他在拆迁现场接触了许多动迁居民,有一些居民主动搬迁后还继续帮着宣传、做邻居的工作,王玉山就是其中一员。“他就在你蹲点的验收六组。不过想见他不太容易,他忙。”

这是第二次见到王玉山。在第六验收小组的临时办公室内,一精瘦的小老头坐在办公桌后面埋头吃着自带的午饭。高超站在一旁埋怨着:“都跟你说多少回了,让你和我们一起在食堂吃,你怎么还自己带饭?”小老头抬头笑笑,没言语。见记者进来,高超将手摆向正埋着头飞快地向嘴里扒拉着饭菜的小老头:“隆重介绍一下,粮库社区主任王玉山,验收六组的非正式工作人员,拆迁现场最忙的人。”扒拉完最后一口饭,喝了一口自带的矿泉水,王玉山道:“我这主任是副的,做居民的思想工作本来就是我份内的活儿。”

王玉山,62岁,粮库社区副主任。在成为验收六组的编外工作人员之前,他是此次拆迁范围内的原住民之一。2月26日下午,参加完陶瓷小区棚改拆迁动员大会回来,王玉山就举家搬到了事先找好的租住房。王玉山说:“我的动作已经够快的了,选房号的名次还是排在后面,84号。”

搬到临时租住房后,王玉山天天都回来。背包里一个数码相机和厚厚一叠棚改拆迁相关资料。在最初走东串西宣传讲解棚改政策的日子里,他没少招老邻居的白眼。有一段时间,连最熟的老朋友都骂他是拆迁办的“狗腿子”,还有人根据他如此起劲的态度推断出他肯定得了大好处。王玉山对记者说:“有人就指着我的鼻子骂我,‘人家不就白给了你10米房子,至于这么卖命吗?”

“拿好处的事儿纯属扯淡!”高超拿出王玉山的搬迁协议给记者看,“真有人来质问我到底给了王玉山什么好处,我就给他们看这个。他家原住房是51平米多,按政策可以上靠到70平米,超出的面积按2680的优惠价购置。可他放弃了,只选了50平米。如果这也算拿好处,这样的‘好处’我干了这么多年拆迁都没见过。”

都说人言可畏,但误会冰释的也快。原本就有群众基础的王玉山更是如鱼得水。在他的带动和劝导下,一些对拆迁还有抵触情绪的老邻居慢慢解开了心结,高兴地搬走了。高超夸道:“别看他又瘦又小,可能量大着呢。很多时候这个‘编外拆迁员’比我们正式的都强。现在,我们一有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都交给他,他很少‘掉链子’。”

“不拿工资,没有好处,图的什么?”王玉山的回答极为朴实:“‘棚改’是这里居民们几辈人几十年的梦想,即使我不是社区的副主任,作为老住户我也应该为争取幸福做点什么。我现在就想着能早点搬进新家和老邻居们一起安度晚年。”王玉山说:“我有私心。我一直在想,当邻居们都搬进了新家,会不会念叨起我今天的好,那比我自己住进新楼更让人满足。”

高超告诉记者,在六组的片儿区内,像王玉山这样的居民不止一个。“比如说李森林,这位大哥搬家时,还主动帮着我们劝走了周围的5户邻居。正是有了这样的老百姓,我们拆迁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眼看着拆迁人员一锹一镐地刨倒了板棚、扒掉了门窗,李忠仁眼底涌出了一丝酸楚,“30多年的生活痕迹就这么没了!”一旁的拆迁人员劝道:“别难过,明年不就又回来了吗!”

临走时,居民给拆迁组送来锦旗

在验收六组的登记簿上,新村街20—1号居民张丽华是片儿内个签协议交钥匙的居民。据拆迁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办验收手续时,张丽华什么都事先准备好了,房子也早已搬空了,的要求就是“快点儿”。此后几天,她原住的豆制厂家属楼内的32户邻居们也痛快地搬走了。用这些居民的话说,政府的改造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再加上如此优惠的动迁政策,居民一定要积极促成这好事顺利完成,早点搬家,早点建设,早点回迁。高超感慨道,“临走时,他们还专程送来了一面感谢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锦旗,这在多年的拆迁经历中还是头一回遇到。他们感谢政府把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我要说,城市因为他们才更美丽、更可爱。”

从年前开始,吴江家三轮车的辘轳就一直转个不停。吴江没有想到,当初为了摆摊卖菜从旧货市场花180元钱买来的二手三轮车能在今天派上更大的用场。3月8日10时,吴江蹬着满载着大包小裹的三轮车驶离新村街时,迎面而来的拆迁工作人员诧异地问道:“吴哥,你不是早就搬走了吗?”吴江答:“帮邻居搬家。这地方道窄,汽车根本进不来,还是三轮车好使。”下午,在同样的地点又偶遇正吃力蹬着三轮车的吴哥。不等问话,这位东北汉子便憨厚地笑道:“忙完这趟,后面还有好几号人家等着呢。你们可别多想,我是一分钱也不挣的。要是他们会蹬三轮,我就省劲了。不过没关系,都邻里邻居的这么第多年了,这个忙得帮。”

刘志刚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在这个更像大屯子一样的棚户区里,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朴实,什么是“远亲不如近邻”。“尤其在拆迁这个大事上,这些老邻居们可抱团了,一户搬家,剩下的也都跟着走。有些住户对拆迁政策理解有误区,认死理儿、钻牛角尖,就找老邻居唠嗑,唠着唠着心结就开了。”

把刚拆下的电表和验收单交给验收工作人员,完成了搬迁手续后,李忠仁不顾爱人的劝阻执意要回去看看老房子最后的下场。眼看着拆迁人员一锹一镐地刨倒了板棚、扒掉了门窗,李忠仁眼底涌出了一丝酸楚,“30多年的生活痕迹就这么没了?”一旁的拆迁人员劝道:“别难过,明年不就又回来了吗!”李忠仁听罢反倒劝起拆迁人员:“我没事儿,高兴着呢。你们好好干,我就等着明年回来住高层了。”

“他们不太可能成为‘钉子户’!”高超说,这份自信来自棚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来自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给我两天时间,我决不拖后腿

在陶瓷小区拆迁现场采访的这段日子里,为了防止记者在纵横交错的小巷里迷路,高超特意安排了拆迁员刘志刚陪同。沾了刘志刚的光,所到之处,记者同样受到了贵宾级礼遇。又是端茶又是递烟,居民热情得仿佛是见了多年的好友,让人顿生一种错位的感觉。刘志刚说,是政府的棚改政策好,咱们都沾了棚改的光。

第六次到黄大姐的院中,刘志刚还是那句套话:“大姐,咋还不搬,差哪儿呀?”黄大姐一脸愧疚:“说实话吧兄弟,我早就想搬走了,只是房子租给外人了,没到期,不好硬撵。”送出门,黄大姐表态:“老弟,你不用再往我这儿跑了。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处理好,搬家。放心,我不拖后腿。”

转身来到隔壁,没等刘志刚开口,冯大哥连声抱歉:“对不住了,这事儿都怨我,光顾着高兴了,连正事都忘了。哪知道现在租房子这么难,周边的房租都涨价了,就这样空房子还是不好找。容我几天,我找到房子立马搬。”

刘志刚告诉记者,从事拆迁工作14年来,印象中从来都是越穷的地方动迁越难,可这次不太一样。面对棚改,老百姓的心都往一处想。前段时间,有谣传说拆迁政策有新变化,拆一还二、拆一还三,但这里的很多老百姓都不信,对他们来说,现行的拆迁政策优惠的已经够了,随后谣言不攻自破。就在拆迁期间,有的人想偷摸突击私建骗补偿,都被当地居民举报后依法拆除了。据说,这样的事儿要是放在以前,根本没人搭理。

高超告诉记者,尚未搬迁的居民中有一部分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目前政府正在积极研究,相信很快就能有较为妥善的解决方案。

“他们不太可能成‘钉子户’!”高超说,这份自信来自于棚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来自于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张丽华、王玉山带头搬走了,身后有一群老邻居做伴。李大哥怕寂寞,也拉着邻居搬走了。在街坊们相继撤离后,吴大哥的三轮车终于可以歇歇了。拆迁后期,随着留守的居民日渐减少,“大粪坑”会有短暂的平静。这平静不会太久,当机器轰鸣骤响时,“大粪坑”时代将彻底终结。

走过拆迁的集中期,搬离的居民将在临时住所过上一段恬淡的生活。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回到这里,寻找曾在这片生活过的土地上留下的希望。这一切,值得期待。

更多阅读 搜房呈现

哈市江北基础设施两三年建成 将推出大量房源

哈站地下商场将要整体搬迁 学府四道街安新家

兆麟小学和七十六中群力建分校 今年七月竣工

选房细节无一漏掉 网友戏说买房的十六种死法

哈尔滨新房预告 | 楼盘成交量查询 | 电子地图 | 户型点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哈尔滨房天下官微

关于房子的一切都在这儿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